【团队建设】全球制造业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青年创新团队建设交流会

发布者:张可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10


2025410日下午,经济学院“全球制造业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青年创新团队第一次建设交流会在文泉楼南209会议室成功举办,经济学院院长石智雷教授及青年创新团队成员余娟娟教授、袁凯华副教授、严雅雪副教授、李小克副教授、何适副教授、苗双有博士、彭书舟博士等团队成员参加。

会议开始,李小克副教授介绍了学院新出台的《经济学院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汇报了本团队发展目标和近期的工作安排。

会议期间,石智雷教授围绕如何建好团队,怎么建设团队,就团队建设的初衷和使命、发展目标、发展愿景等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一是青年创新团队的初衷是塑造尊重学者、推崇学术和爱护学生的良好氛围。大成果、大学者不是单靠奖励就能够产生的,而是在一流的学术氛围中培养培育出来的。青年学者是最有创造力的群体,青年创新团队要主动对接青年学者的需求,通过过程扶持来打造生动活泼的学术环境。

二是青年创新团队要办好“小而精”的沉浸式学术会议。常态化邀请研究做得好的科研一线学者分享好论文,发挥“请进来”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青年学者要积极主动融入学术交流圈。

三是青年创新团队要打造品牌效应。青年创新团队每一期的学术会议主题要聚焦,精心谋划、组织和安排,实现讲的人想来讲,听的人想来听,听的人有收获,讨论的人很深入的多方联动效应。“把钱花在刀刃上”“把钱花在实处”。

四是团队成员要有学术情怀,发挥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全团队的学术创业氛围。团队建设是每一位团队成员的事情,团队成员要讲好的学术作品,要提真正的建议,通过深入交流,促进学术合作。

五是学者要有公心和胸怀。“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态度,每一位团队成员要坚持对学术研究工作的推进,要有真正的思考,要有批判性思维。

期间,团队成员对标《经济学院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围绕团队制度建设、团队工作计划、团队成员合作交流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达成了良好共识。此次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交流会的召开,为团队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明确了工作计划,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合作氛围。

【团队简介】全球制造业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研究团队由经济学院李小平教授引领,李小克副教授作为团队负责人,核心成员有余娟娟教授、徐静副教授、袁凯华副教授、严雅雪副教授、何适副教授、苗双有博士、彭书舟博士等9名青年教师组成。团队成员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China Economic Review》、《Energy Economics》、《China & World Economy》期刊发表数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本研究团队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学者1人、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首席专家1人、湖北省“楚天名师”1人、武汉英才1人、文澜青年学者2人、文澜重大科研奖获得者2人、文澜科研新星奖获得者2人。

本团队的发展目标是,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制造业主攻方向,紧跟全球制造业发展态势及其影响研究的理论前沿,深度衔接我院世界经济学科优势,建设有影响力的青年创新团队,进一步增强我院世界经济学科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