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文澜高端论坛系列活动”第83期成功举办 | 黄承梁研究员讲座

发布者:陈思琳发布时间:2025-04-16浏览次数:10

(通讯员:史安平)2025414日下午,经济中南“文澜高端论坛系列活动”第83期在文泉楼南203会议室成功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黄承梁研究员受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实践范式(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讲座。经济学院副院长宋丽智教授主持本次讲座,经济学院院长石智雷教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常静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荣枢副教授、经济史学系主任张连辉教授以及经济史学系十余位学生参加讲座。

黄承梁研究员首先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他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创立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观点、科学论断、重要论述,以及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实践体系,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探索与成就,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不断深化和革新。

随后,黄承梁研究员重点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中国70年来历代党的中央领导人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理念和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等三个论断。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表明,生态文明本身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既是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更大完善和发展水平的更高阶段,也必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更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选择。

而后,黄承梁研究员回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历程。他的追溯始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世纪70年代梁家河时期的相关工作,重点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自80年代初主政河北正定县以来各个阶段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论述和实践探索。他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体现出新中国7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不懈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的执着、坚韧和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

最后,黄承梁研究员解释了将新质生产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战略性抓手的原因。他基于工业文明兴起的历史认为,生态文明要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仰赖关键生态技术的突破,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的生态产业革命及与之相适应的系统性制度体系变革,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恰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战略支撑。

在互动环节,黄承梁研究员就相关问题与在座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张连辉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