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数字时代经济韧性研究青年创新团队建设交流会

发布者:张可发布时间:2025-04-01浏览次数:10

为推进经济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培育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塑造支撑学科整体水平提升的科研创新团队,2025330日下午,经济学院“数字时代经济韧性研究”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文泉楼南207会议室举办了第一次团队建设交流会。经济学院院长石智雷教授、卢现祥教授及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成员谢靖、何凌云、罗融、张麒、王静、王韶华、李业梅等参加本次交流活动

会议开始,团队成员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为团队过程管理的方向融和奠定基础。随后,卢现祥教授结合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韧性形成机理,动态评价与政策协同》,为团队方向融和与凝练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卢现祥教授提到,韧性其实是一个弹性指标,反映某一经济体面对冲击的抵御风险能力、恢复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外部环境变化错综复杂,经济韧性研究尤为重要,关于经济韧性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维度,其一为韧性这一指标的测度问题,其二为韧性的形成机制。团队成员可以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交叉融合韧性的概念,从微观企业韧性、家庭韧性、中观行业韧性、产业链韧性、城市韧性、区域韧性,宏观经济体韧性等视角拓展自己的研究边界,形成团队研究的规模效应、整体效应,构建相关数据库,建设具有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

紧接着,石智雷院长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团队初衷和使命、发展愿景、考核标准奖励机制等提出了期望和要求。石智雷院长强调,经济韧性问题围绕中国重大经济发展命题和重大现实需求,是当今中国发展阶段非常必要的研究主题,这一主题与数字经济的结合更是拓宽了研究的边界。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需要用新的理论、新的视角进行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因此,数字经济与经济韧性的结合契合国家发展需求。青年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重在过程激励,而非结果考核,应当抓住机遇,打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科学研究提供平台效应。青年科研创新团队要秉承学术初衷以学术为根本、以学术为目标,形成团队内部与外部互动交流的良性机制。为了提升团队的学术能力,除了团队内部之间的交流,团队需要定期邀请本领域知名学者、中青年学术精英等开展学术交流,以工作坊形式搭建开放式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团队整体学术能力的提升最后,石智雷院长对团队青年教师提出了期许。青年教师应当以学术为志业,把学术理想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最后,团队成员围绕团队过程管理、上半年工作坊建设方案、团队合作交流与数据库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了一致意见。此次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交流会的召开,为团队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同时也提升了团队成员间的凝聚力学术合作氛围。


【团队简介】数字时代经济韧性研究青年科研创新团队由经济学院卢现祥教授引领,谢靖副教授作为团队负责人,成员由张霞教授、罗融副教授、何凌云副教授、张麒副教授、王静博士、王韶华博士、李业梅博士等8名中青年教师组成,力争在3-5年打造成为理论经济学领域具有中南大特色的青年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