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中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专栏】尹汉宁教授系列讲座第3期成功举办

发布者:陈思琳发布时间:2024-10-09浏览次数:10


2024927日下午1430,部部省共建暨“双一流”建设系列讲堂——尹汉宁教授系列讲座第三期在文泉楼南206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经济学院、发展规划部、科学研究部共同主办,也是经济学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院院长石智雷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副校长邹进文教授、发展规划部部长高利红教授、经济学院原党委书记胡江滨、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徐会超以及经济学院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等100余人参加。

尹汉宁教授系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原任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尹汉宁教授本次讲座的主题为“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

920日举办的第二场讲座中,尹汉宁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学的研究方法,使得学院师生对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学的研究方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本次讲座是上期讲座所述研究方法的拓展与应用,尹汉宁教授主要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及时生发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地主制经济形态和小生产方式”、“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以及“当代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后发优劣势”等六个方面深入论述了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

尹教授首先指出,中西方国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巨大历史差异,对国家权力结构和治理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深刻影响着经济体制、政策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建设方面,尹教授分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以及资本主义萌芽催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时代条件等三个问题。

在中国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方面,尹汉宁教授则指出,两千多年的地主制小农经济对中国当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若要促进社会化大生产格局的形成,则需要解决好农业中“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同时要克服封闭、保守、狭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消极影响。而在中国近现代社会中,则存在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形态。这不是一种单纯的、独立的经济形态,而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过渡性的经济形态,不能用简单的数量来衡量。对于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尹教授从自然资源、人口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三个方面对其生产力基础进行了阐释。他表示,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近代又遭受外敌侵略,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到不靠殖民掠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现代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具有道义高度,是世界奇迹。

最后,对于“当代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后发优劣势”这一命题,尹教授认为,国际环境对中国当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必须抓住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交流座谈阶段,经济学院朱巧玲教授和杨祖义教授分享了各自的思考与感受。朱巧玲教授主要介绍了对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学的价值取向、理念以及核心概念的思考。她赞同尹汉宁教授提出的方法论体系,同时结合《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创新指出,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学要使用核心概念,将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系统化。杨祖义教授则表示,尹汉宁教授的系列讲座展现了中国经济学人的理论自觉与自信,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学的建立体现了数代中国经济学人对学术自主的梦想与追求,同时也对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邹进文副校长在讲座的最后进行总结发言。他首先剖析了经济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一问题,认为经济学是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一门学科。随后,他介绍了德国、英国、日本、美国和中国等国家近代经济思想的渊源,指出德国历史学派是证明国别经济学存在的一个范例,其经济思想具有重大价值,却被英美两国的经济思想所遮蔽。最后,邹进文副校长指出,中国在近代也有自己的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经济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学,当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学者应协力建设和发展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学。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