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坤,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金融史、量化历史等,在《中国经济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余篇。
教育背景:
2013年9月—2017年6月,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工程管理(工学学士)
2018年9月—2021年6月,江西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邱永志教授)
2021年9月—2025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史,博士研究生(导师:苏金花研究员)
工作经历:
2025.09—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明清货币金融史;量化历史
主讲课程:
中国经济史
荣誉奖励:
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
代表成果:
(一)参与课题
1.2022年-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货币转型下明代信用发展研究》(22CZS034),参与。
2.2022年-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货币发行与币制改革研究(1845-1933)》(22BZS087),参与。
3.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清代财政类钞档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2VLS009。
(二)期刊论文
1.张国坤、胡岳峰:《交易方式、产权界定与房租价格——清代归化城房产交易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25年第2期,CSSCI;
2.张国坤、邱永志、熊昌锟:《晚清民国察绥地区金融制度运行机制研究——以“拨兑制度”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经济史评论》,2025年第1辑,CSSCI;
3.张国坤:《近代归化城谱拨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CSSCI;
4.邱永志、张国坤:《价值基准的深化与离散:再论明清以降的虚银两制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CSSCI;
5.邱永志、张国坤:《明清铜钱流通体制的式微与重整》《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CSSCI;
6.邱永志、张国坤:《基准转移、结构嵌入与信用离散——近世货币变迁中的白银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年第1期,CSSCI。
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文泉楼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43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