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语,安徽安庆人,中共党员,厦门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数字经济系党支部副书记,数字治理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绿色金融、数字政府与企业发展等,在《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Energy Economic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委托项目等横向及纵向项目多项,以独立作者撰写的资政报告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湖北省委办公厅等政府机构采纳数十篇。相关研究成果曾获厦门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能源研究会三等奖等。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外聘撰写专家、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项目外聘专家、中国石油流通协会评审专家等。
教育背景:
2012年9月—2016年6月,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经济学院,生物技术/金融学本科(理学/经济学学士)
2016年9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导师:林伯强教授)
工作经历:
2024.12—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
2022.07—2024.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预聘制副教授
研究方向:
资源与环境经济;绿色金融;数字政府与企业发展
主讲课程: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趣谈、资源配置与产业政策
学术兼职及服务:
2023年11月—至今,中国石油流通协会,评审专家
2022年7月—至今,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项目外聘专家
2019年9月—12月,教育部科技委“中国能源与交通领域战略研究报告”,外聘撰写专家
2019年9月—至今,担任《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Energy Economics》、《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荣誉奖励: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4)
[2]论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扭曲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获厦门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3)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科学研究奖(2023)
[4]项目“碳约束条件下我国煤基能源产业优化发展及应对策略研究”获中国能源研究会三等奖(2022)
[5]厦门大学亚南奖学金(厦门大学“三大奖”)(2022)
[6]教育部国家奖学金(2020)
代表成果:
(一)主持/参与课题
[1] 2026年-202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基于精细化新能源电力供给特性的企业选址决策与产业布局重构研究》(项目编号,72503250),项目负责人,主持
[2] 2023年-202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础设施的隐含碳效率评价与布局优化研究——基于资本形成和产出转化的两阶段视角》(项目编号:23YJC790009),项目负责人,主持
[3] 2025年-2026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项目编号:25JD20084),项目负责人,主持
[4] 2022年-2025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资助项目,《隐含碳排放视角下的基础设施全要素碳效率研究》(项目编号:2022M723541),项目负责人,主持
[5] 2022年-2023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双碳”目标下浙江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浙江宏观经济影响评价》(项目编号:SGTYHT/21-JS-226),项目负责人,主持
[6] 2024年-202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大创新项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发展路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及政策需求”,子课题一负责人,主持
[7] 2025年-202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电力市场化条件下“新能源+储能”与“煤电+CCUS”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2474187),参与
[8] 2022年-202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隐含碳排放约束下基础设施投资路径优化》(项目编号:2722023BQ016),项目负责人,主持
[9] 2019年-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委托项目,《2030重大项目先导项目—碳约束条件下我国煤基能源产业优化发展及应对策略研究》,执行负责人
[10] 2021年,财政部委托项目,《国家2020-2035能源安全形势与保障能源安全财政政策研究》,参与
(二)学术著作
姜大霖,于淼,陈语:《碳中和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23年。
(三)期刊论文
1.中文论文
[1]沈小波、陈语、林伯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扭曲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21,56(02):157-173(CSSCI来源期刊)
[2]陈语、姜大霖、刘宇等:煤电CCUS产业化发展路径与综合性政策支撑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4,34(01):59-70(CSSCI来源期刊)
2.英文论文
[1] Wei X, Zeng C, Wang J,Chen Y*(通讯作者). The road to green development for national-level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Does poverty alleviation help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J].Energy Economics, 2024, 138: 107817(SSCI一区,ABS三星)
[2] Wei X, Jiang F,Chen Y*(通讯作者), Hua W. Towards green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 promot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Energy Economics, 2024, 131: 107375(SSCI一区,ABS三星)
[3] Wu W, Zhang N, Li A,Chen Y*(通讯作者). The path to global climate jus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discrepancy in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24, 105: 107410(SSCI一区)
[4] Lan F,Chen Y*(通讯作者), Ding Z, Xu Y. Does internal whistleblowing enhance firm innovation?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24, 93: 103146(SSCI一区,ABS三星)
[5] Wei X, Jiang F,Chen Y*(通讯作者). The value of “Green Label”: green Factory and ESG performance[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24(SSCI一区)
[6] Wei X, Jiang F,Chen Y*(通讯作者). Who pay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impact of green tax reform on labor share in China[J].Energy Economics, 2023, 125: 106862(SSCI一区,ABS三星)
[7]Chen Y, Lin B. Quantifying the extreme spillovers on worldwide ESG leaders’ equity[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22, 84: 102425(SSCI一区,ABS三星)
[8]Chen Y, Lin B. Are consumers in China’s major cities happy with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s?[J].Applied Energy, 2022, 327: 120082(SCI一区)
[9] Lin B,Chen Y.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efficient energy services: A perspective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J].Energy Economics, 2020, 89: 104809(SSCI一区,ABS三星)
[10] Lin B,Chen 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China and related carbon dioxide abatement costs[J].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20, 20(2): 1-10(SSCI一区)
(四)政策专报
以独立作者撰写的多份资政报告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湖北省委办公厅等政府机构采纳。
(五)学生培养
[1]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竞赛)国赛三等奖(2025)
[2]指导学生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结项鉴定优秀(2025)
[3]指导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中获得华中赛区二等奖
[4]指导学生立项博文杯项目(2023-2025)
[5]指导学生立项暑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社会实践一般项目,并获得校“优秀实践成果”(2023)
[6]指导学生在《Energy Economic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
[7]撰写文章《关于科研写作的一些心得分享》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刊物转载
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文泉楼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430073
Email: chenyu@zuel.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