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克
李小克,河南南召人,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准聘制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经济)、硕士生导师(世界经济、国际商务),“文澜学者”青年学者(2023版)、世界经济硕士生导师组组长。
1.教育背景
2015年9月~2018年6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
2.工作经历
2023年12月~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
2023年9月~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准聘制教授。
2021年12月~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副教授。
2020年6月~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生导师。
2018年11月~2021年12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讲师。
2013年7月~2015年5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政策研究和宣传中心科员。
3.研究领域
当前致力于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新增长核算(growth accounting with 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理论与应用研究,包含但不限于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资源配置效率核算理论与各类开放条件下(数字贸易、环境贸易、全球价值链等)的应用。研究领域泛称为新增长核算理论与应用,或称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与应用。
4.论著成果
4.1新增长核算理论与应用领域的论文代表作
在新增长核算理论与应用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经济研究》(2篇)、《统计研究》(2篇)等主流期刊发表该领域系列论文。
[1]李小克,李小平.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的测度和多重效应分解: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J].经济研究,2022,57(04):191-208.
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22年第11期第3~17页全文转载。
[2]李小平,李小克(通讯作者).偏向性技术进步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8,53(10):82-96.
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19年第3期第3~16页全文转载。
[3]李小克,郑珊珊,张姝晴,史怀琪,徐志鹏.偏向性技术进步适宜性的测度与结构分解[J].统计研究,2024,41(7):91-105.
[4]李小克,胡巧丽.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跨国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研究,2023,40(5):37-50.
该文入选国家一级权威性年刊《世界经济年鉴》2023年世界经济统计学最佳论文TOP10。
[5]Li Xiao Ke, Xu Zhi Peng, Li Xiao Ping. Aggregation Effect of Economic Freedom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with 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43/617,Q1), 2025(74), 855-877.
4.2代表性著作、教材
[1]《国际贸易、偏向性技术进步与中国制造业TFP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独著,2022。
[2]《中国国际商务研究前沿》,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副主编(序三)。
[3]《商科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教程》,科学出版社,2024,参编。
5.代表性科研教学项目
累计主持新增长核算理论与应用领域9项系列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影响机理、量化评估及政策措施研究”(项目编号[预计]:25BJL079),2025.8~2028.7,主持,在研。
[2]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偏向性技术进步适宜性的测度及大国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24LZ013),2024.8~2026.8,主持,在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要素配置扭曲、技术进步偏向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项目编号:72003199),2021.1~2023.12,主持,结项。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研究”(项目编号:20YJC790066),2020.3~2023.12,主持,结项。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商务定量分析方法》课程多元化协同共驱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YB202305),2023~2024,主持,结项。
6.科研荣誉和科研奖项
6.1科研荣誉
[1]2023年9月,入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年版“文澜学者”青年学者(2023.9~2026.8)。
[2]2024年12月,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所属学科:理论经济学,证书编号:CHIS202412317677)。
6.2新增长核算理论与应用领域的科研奖项(7项)
[1]合著论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的测度和多重效应分解: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获第十四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序一,颁奖单位:湖北省政府,2025.8。
[2]合著论文《偏向性技术进步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获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序二,颁奖单位:湖北省政府,2020.10。
[3]合著论文《中国偏向性技术进步研究》获武汉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序二,颁奖单位:武汉市委、市政府,2020.12。
[4]论文入选国家一级权威性年刊《世界经济年鉴》2023年世界经济统计学最佳论文TOP10。
[5]新增长核算理论与应用系列研究成果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一届文澜重大科研奖二等奖,序一,2023.9。
[6]新增长核算理论与应用系列研究成果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届文澜科研新星奖,序一,2023.9。
[7]新增长核算理论与应用系列研究成果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科研奖,序一,2023.6。
6.3贸易领域的科研奖项(3项)
合作专著《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获第二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奖三等奖(2023.4)、武汉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2.11)、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2023.6),序三。
6.4其他奖项
荣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年度考核优秀等次(2020,2022,2023,20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主评议党员优秀(2020、2021、20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2、2023)、经济学院科学研究奖、优秀教职工、优秀共产党员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夏兴园奖学金(2次);东湖高新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东湖高新区报送信息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等。
7.主讲课程
本科生:《商务定量分析方法》《国际商务研究方法》《经济学通论》等。
研究生(硕士):《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分析与应用》《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研究生(博士):《高级应用计量方法》等。
其中,《经济学分析与应用》研究生课程入选首批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2023年,第一参与人。
8.社会兼职与社会服务
[1]担任教育部人事司评审专家库成员(202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202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2025.4)、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2023.1)、学术桥评审专家库成员(2023.3)、部部省共建工作专家库成员(2023.6)、CNKI专家库评审专家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七届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2025)。
[2]担任《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财经论丛》《商业经济与管理》《经济经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环境经济研究》《技术经济》等国内期刊匿名审稿人。
[3]担任《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SSCI)审稿人,担任新加坡期刊《Universal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的Associate Editor等。
[4]入选《环境经济研究》(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2024年度优秀审稿人,凡科优秀评审专家(2024)。
9.指导研究生业绩
指导硕士研究生参与完成的工作论文在《统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期刊/报刊发表,入选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宣讲论文,荣获学术论坛奖、学术大赛奖项,考取“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等。
(以上信息截止日期:2025年8月31日)
招收世界经济博士生、世界经济硕士生和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
博硕研究生报考标准(唯一):踏实、认真、勤奋、谦虚,主动作为!
导师准则:寻求志同道合的人,全力指导和支持科研探索!
单位和院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系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经济学院文泉楼南212办公室
日常电子信箱(优先使用):lxkhenan@126.com
Edu电子信箱(有限使用):lixiaoke@zuel.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