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的经济学科是我校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之一。70年来,先后在本学科点任教的国内知名学者有:马哲民、朱剑农、吴澄华、张寄涛、侯厚吉、赵德馨、夏兴园、苏少之、刘思华、赵凌云、卢现祥、邹进文、朱延福等。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不断探求,经济学院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国际学术界形成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逐渐凝练出自己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并在国内外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经济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03人,其中教授34人(含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3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高层次哲学社科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学院教学科研机构包括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系、数字经济系和经济史学系。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有7个硕士、博士点,即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史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为省重点学科;经济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新增数字经济本科专业于2023年正式开始招生。经济学院已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各个层次的学科培养体系。学院拥有教育部的“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教育部“经济学拔尖人才实验区”等。
学院现围绕“一主两基三前沿”理论经济学科体系,确立“数字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研究、全球视野下近现代中国经济史学研究、全球价值链重构研究和数字时代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4个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三大四小五骨干”人才梯队建设,面向全球引育各类高层次人才,设有6支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支持、集中发力,搭建人才发展的广阔平台。
一、招聘学科领域
常年招聘理论经济学以及其他相关交叉学科专业人才。
招聘类别及要求
【优秀杰出人才】
资深教授、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教授、资深研究员。是所在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学术声望及影响力,能引领本学科开展突破性发展。
【学术领军人才】
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前沿领域保持或赶超国内外领先水平以及带领团队协同攻关的能力。
【青年拔尖人才】
在本学科主流方向上从事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已取得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具有支撑学术梯队建设的能力。
【优秀青年骨干】
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良好的发展潜质。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过重要科研项目,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成果。
【优秀青年教师】
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良好的发展潜质,已发表高质量A类期刊成果。
【师资博士后】
获得博士学位,可全时全职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三、人才待遇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厚薪酬,具体待遇实行一人一议制度,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金,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公积金、职业年金等;
2.为教学科研成果突出人才提供直聘教授/副教授岗位;
3.学院将为加盟者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推荐其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并根据相关办法,提供相应资金支持。
四、申请流程及联系方式
(一)申请流程
应聘者需提供个人简历、研究成果等相关材料,打包后以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jjxy@zuel.edu.cn,邮件主题请统一为“经济学院应聘+姓名”。
学院将根据申请者的研究背景和条件进行筛选,全天候接受申请与咨询,提供专人、专业化的服务。
引聘程序
学院根据人才引进工作程序进行初审、面试和评议;
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审议;
办理入职。
(三)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联系电话:027—88386239
联系人:张老师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邮编:430073
学院网址:http://jjxy.zuel.edu.cn
欢迎各位青年才俊与学院携手同饮长江水、共兴大武汉。竭诚期盼各类英才加盟,实现自我和学院的共同腾飞,经济学院全体师生在美丽的南湖畔期待您的重磅加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2025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