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咸宁行”系列(一)扶贫新模式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发布者:宋昀宜发布时间:2018-07-16浏览次数:157


(拍摄:方媛 撰稿:方媛)7月1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咸宁行”调研实践团队来到咸宁市通城县,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调研第一天,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先后在七里村、金麦村两地参观学习。


                                 



咸宁行实践团队到达七里村委会。

“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对接精准扶贫

清晨,实践团队进入七里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横斜勾结的茂盛葱绿的勾藤。正值暑气旺盛的七月,高低起伏的山坡和湛蓝明亮的天空相映成趣。在村长的热情带领下,实践团队进入勾藤种植基地,有幸采访到了正在观察勾藤长势的农民老乡。提到当地中药材“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的时候,老乡兴高采烈地对实践队员们说:“我家是从2017年开始种植勾藤的,通过土地流转和政府补贴,种植规模达到了90亩。勾藤两年一收,公司会定时进行技术培训。到了8月勾藤收获期,政府会专门派人按照8元一斤的价格回收。现在政策好啦,老百姓有饭吃,生活不用愁啦!”

  

       

实践队员们进入七里乡勾藤种植基地。

得知实践队员们前来拜访,当地农户们特意采摘了时鲜的甜梨,邀请实践队员们一起品尝,并和实践队员们聊起了当地的经济情况:“现在乡村里人不多,年轻人一般都在镇上的工厂打工。除了种植中药,我们也通过开办一些小作坊,养殖一些鸡鸭赚取收入。总而言之,现在生活是越来越好啦!”说到这里,淳朴的老乡们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和梨子的香甜一起温暖着实践队员们的心。

雏鸟新生,未来可期




金麦村李主任积极解答实践队员们的疑惑。

下午,实践团队进入通城县相对贫穷的乡村——金麦村进行走访调研。车行驶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午后两点当地气温达到37度。酷暑难耐,但是金麦村负责精准扶贫的李主任依旧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员们,并积极解答实践队员们的疑惑。“我们村主要的种植基地有栀子花基地、艾叶基地和葛根基地,这些基地基本上都是近两年才建设起来的,村里有专业人员对贫困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我们村原来有160多户贫困户,经过产业扶贫之后,有81户实现脱贫。目前我们村正计划开展乡村旅游业。”




调查队员们正在访谈金麦村贫困户。

接着,在李主任的指引下,团队成员们入户访谈了当地的贫困户。贫困户们都热情地奉上茶水,耐心地解答实践队员们的问题。从访谈中,实践队员们得知,当地政府近些年非常积极地落实精准扶贫的政策,但是在细化贫困户划分标准,扶贫项目精准入户,完善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经过一天的走访调查,团队成员对七里村、金麦村的中医药产业“公司+基地+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对接精准扶贫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但还存在贫困户标准划分不清、交通、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保障没有到位的问题。特别是贫穷的山村一般存在人口稀少、人口结构高度老龄化、政府缺乏资金维持产业扶贫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的发展。但是实践队员们相信,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下,这些问题都能被一一攻破,“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相信在接下来的调研中,实践团队将继续不畏酷暑,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