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 暨“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经济走势与中美经贸关系”研讨会

发布者:宋昀宜发布时间:2017-06-23浏览次数:1006


2017617日,由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湖北经济管理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协办的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经济走势与中美经贸关系”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经济走势与中美经贸关系”主题展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全国四十多所高校的教授、学者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教授、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武汉大学陈继勇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武身汉研究员先后致辞。杨灿明教授简单分析了中美两国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认为“一带一路”是我国的战略大格局,中国应该以此为契机寻找中美经济合作的新亮点;并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陈继勇教授指出特朗普的一系列强美元政策和对外政策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其预判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认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从多角度来思考中美关系。武身汉书记再次对各位来我校参会的学者们表示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历史,就各位代表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开幕式由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小平教授主持!

    开幕式之后的第一阶段大会主题演讲由厦门大学庄宗民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所长李向阳研究员发表了以“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及影响”为主题的演讲,他指出特朗普的执政理念是以犹太基督教为基础的开明主义,并从特朗普政策的自洽性、可行性和负外部性三个方面对特朗普的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浙江大学宋玉华教授以其长期丰富的美国经济研究经验向我们展示了当前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分析,认为特朗普对美国经济基本面以及对外贸易和巨额贸易逆差有认识偏差,“美国优先”和“购买美国货”的观点除了在有限的程度内能取得一些成效外,企图通过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缩小美国贸易逆差则完全是不现实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评议组召集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教授发表了“全球价值链下中美贸易对就业的影响”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了美国贸易、投资待遇、产业政策的三大不平衡,并通过实际数据研究分析告诉我们美国就业不取决于国际贸易而取决于国内贸易,中国对美国服务业的就业创造最多而不是制造业。大会第一阶段在来自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的美国富布赖特学者Chiayang James Hueng教授幽默的演讲中结束。Chiayang James Hueng教授以一位美国学者的视角告诉我们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处于制衡状态,建议大家对特朗普政策放松心态。

大会第二阶段的主题演讲由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的赵春明教授主持。首先,来自复旦大学的华民教授在“全球化的发展路径及其效应分析”的主题演讲中提到国家分化与收入分配的极化效应造成了全球化短期发展受阻,认为观念,技术,文化是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力,这意味着中国应该建立新的信念、新的技术、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创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新全球化与中美的贸易决策”,他指出新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要创造赋能型的经济一体化模式,强调贸易伙伴国比较优势的创新与增进;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阙澄宇教授以“美国金融霸权、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与中国的角色”为主题发表了演讲,阙教授指出美国金融霸权仍是全球金融治理的主要支撑,并建议全球金融治理改革要改革治理结构、更新治理理念、改变治理原则、优化治理方式;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教授提出了大家都关注的问题:特朗普能重振美国经济吗?杨教授认为特朗普对美国经济问题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但其政策能否有效,尚待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大会主题演讲的第三阶段由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王孜弘教授主持。东南大学徐康宁教授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的结构性矛盾中,国际分工的严密并未换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在这种世界经济的新常态下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全面参与、积极推动、共同引领经济全球化2.0的重塑。南开大学李坤望教授以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估算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省份层面市场的利润弹性水平,其认为国工业部门的市场竞争程度呈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差异较为明显。武汉大学张建清教授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通过引入贸易保护主义,研究了不同生产效率企业在贸易成本增大时的国际化和创新行为选择;其认为贸易保护主义会减少生产率较低的企业的出口,会使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方式。

下午2时,六个平行分会场同步开始进行。平行会场一主题为特朗普政策,分别由东北财经大学经贸学院院长王绍媛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田素华教授以及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助理逯建教授主持。逯建教授对特朗普上台的大背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特朗普背后的利益集团。中国政法大学的宏结教授、浙江财经大学的吴宏教授、浦东改革发展所的陈昕伟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的罗振兴副研究员以及东北财经大学的刘政博士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特朗普贸易政策和对中美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余翔副研究员对特朗普基建计划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武汉大学的杨勇副教授对亚太多边化区域贸易平台的方向选择和载体选择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建议。

平行会场二分别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周文贵教授、暨南大学的杨仕辉教授以及南京大学的马野青教授、复旦大学的程大中教授主持下进行,会场主题为一带一路与GVC。程大中教授和济南大学的廖显春教授均提到了在全球价值链参与过程中,中国与美国的劳动力和劳动收入差距的变化。东南大学的陈淑梅教授以及天津财经大学的耿伟教授分别研究了OFDIFTA深度一体化与全球价值链的联系。吉林大学的范硕副教授与浙江大学的杨高举副教授均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问题。周文贵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的何琼隽副教授以及武汉大学的刘再起教授与其学生均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并非是与美国争夺霸权,但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美国的作用。

平行会场三主题为世界经济与大国经济,分别由东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邱斌教授、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平教授以及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杨春妮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的余振教授从竞争性依赖的视角分析了美国对中国周边经济合作的影响。东南大学的SavoStanojevic博士生从引力模型的角度分析了16+1合作的经济效应。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的周雨讲师考察了美国宪法贸易条例的“管制”问题。武汉大学的孙黎副教授对金融危机后的发达国家制造业作了回归分析。吉林大学的孟勐博士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牛晓迪博士分别研究了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的技术进步路径问题。

平行会场四主题为国际贸易,由云南财经大学的钟昌标教授、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尹忠明教授以及湖北大学科研处处长肖德教授、武汉大学的余振教授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李小平教授与廖涵教授分别从企业家精神和“性价比”的角度分析了其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武汉大学的刘威副教授与胡艺副教授分别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利益测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互补性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在中美贸易方面,山东大学的张丽娟教授分析了特朗普时代的美国贸易政策。武汉大学的林玲教授研究了中美贸易效率和潜力,得出中美双方贸易依存度高的结论;中南民族大学的湛柏明教授认为中美竞争性远远低于互补性。

平行会场五在复旦大学的尹翔硕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佘群芝教授和山东工商学院金融学院院长马宇的主持下进行,主题为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山东工商学院的马宇教授介绍了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时变相关性。湖北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朱小梅教授、张天顶教授分别就人民币国际化和全球流动性问题进行了讲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博士生WajeehUllah介绍了中国对巴基斯坦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平行会场六主题为国际金融,分别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蒋瑛副院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的曹邦英院长以及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的史本叶副院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金融与财贸经济所的王小琪所长的主持下进行。史本叶教授讨论了海外并购的融资模式与财富效应。东北财经大学的路妍教授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是显著的并存在正向冲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苏应蓉副教授认为美国QE政策推出后,我国金融资产的溢出效应增大,会加大央行管理难度。中国地质大学的吕婕教授从资源流动异质性和东道国区位优势入手,采用logit模型发现不同资源对OFDI的进入模式作用不同。天津财经大学的陆建明副教授通过对美国负面清单的实证研究,认为中国的负面清单设置不应忽视间接限制作用,平衡运用各种措施。浙江工商大学的谢杰教授认为不同的投资类型对政治风险有不同的偏好。中南民族大学段世德教授分析了美元国际化这个后发国家劣势货币取得成功的案例,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借鉴意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谢靖博士基于制造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在环境制约下技术引进更能促进出口质量升级。

下午的大会主题演讲由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王国兴主持。首先发言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评议组成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教授,他通过对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对制造业回归政策的对比,发现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效果,本质上取决于美国经济体制与机制。他认为制造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美国政府只能诱导,不能强制回归,特朗普“制造业回流”设想过于激进,低端制造业在美生存空间受限,即使回流,对就业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因此不具备回流潜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姜凌教授指出新一轮的逆全球化是因为跨国间经济风险传染不断加剧,国家民族主义回潮,移民与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的原因。在此状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美国退出TPP,使得其他发达成员国和发展中成员国通过RECP谈判建立进一步经贸合作关系的可能性加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杨波教授通过对美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要减少对政局混乱、政治不稳定国家的跨国并购。并且在跨国并购时,尽量在经济自由度相对较高的国家进行跨国并购。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经济研究主管谢国樑指出美国的人均成本是中国的四倍,而特朗普新政既要减税,又要增加投资,钱从何来?从而认为美国难以透过贸易保护主义,来创造就业及发展本土经济。中国应该积极利用这次机遇,与亚太国家发展贸易关系,推动一带一路,倒逼体制改革与开放。整个会场学术氛围浓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深入研讨,热烈交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接下来进行大会的闭幕式。第一项是由张彬教授主持的换届工作。首先是对中美经济学会章程进行通过;该章程在领导单位,会员确认方面进行了调整;其次是理事及理事会的换届。经过半年的充分协商,第十届成员名单出炉。第二项是厦门大学庄宗明教授致辞,庄教授在致辞中提出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感谢,认为此次年会研讨内容在多角度、多方面有思想碰撞与交流,肯定了大会的成果,认为这是大家集体努力的结果,并宣布此次大会圆满成功。

2017年是世界经济空前复杂多变的一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加速实施之年,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上升,地缘政治紧张趋势升温,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加剧,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此次年会的召开为学者们提供了交流思想和探讨学术的平台,获得了各个研究机构和高校学者们的一致好评,也为我们研究中美关系提供了诸多视角,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和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高清合影:DSCF9570aa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