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民国经济思想研讨会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1-26浏览次数:28

20151121-22日,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民国经济思想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这是继2013921日首届民国经济思想研讨会之后,我院再一次承办民国经济思想专题研讨会。会议营造出研究民国经济思想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共鸣,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次研讨会以“民国时期的经济学研究与贡献”为主题,会期为两天。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

研讨会开幕式由我院书记武身汉主持。我校校长杨灿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动态》杂志社社长白丽健,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前会长严清华,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陶一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梁华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式现场)

 

研讨会共设两场大会主题演讲。第一场演讲由经济思想史学会前会长严清华教授主持,周建波教授(北京大学)、陶一桃教授、樊果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傅红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等4位专家学者做出了精彩发言。第二场演讲由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钱津研究员主持,赵德馨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程霖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严立贤研究员(中国社科院)、邹进文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超民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魏文享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段钊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等7位专家学者做出了精彩发言。

主题演讲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探讨。一是关于经济史学发展的探讨和新观念;二是民国时期新的研究史料的挖掘,如东亚同文书院在华调查资料、民国时期中国海外留学生的论文资料书评资料等;三是经济思想专题研究,如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近代考察、孙中山“幸福经济学”思想叙议、抗日战争财政动员思想的三次转型及意义、近代“商务”与“商业”观念研究、社会网络对张謇管理思想的影响,从特区到自贸区的发展等;四是经济史专题研究,如近代直接税征收中逃税的问题、30年代前半期南京国民政府与江浙金融资产阶级在金融政策上的冲突等。

(主题演讲现场)

分会场讨论也非常热烈。本次研讨会设两个分会场,按照所提交学术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组,并设置报告、点评、提问及回应四个环节,给予每篇参会论文充足的讨论空间。分会场一由马陵合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张亚光副教授(北京大学)主持,主要讨论了马寅初、朱伯康、樊弘、吴景超、张之洞、蔡元培、陈豹隐、钮永建等民国时期人物的经济思想。分会场二由吴传清教授(武汉大学)、王昉副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主持,主要讨论了近代金融银行保险业、棉纺织业、商会同业公会、1930年代经济危机、抗战时期西北经济开发等专题类经济思想与经济史实。

      

(分会场一)

 

                     

(分会场二)

闭幕式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程霖教授主持,吴传清教授和张亚光副教授分别对分会场的讨论进行总结汇报。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钱津研究员进行大会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所取得的重大成绩,并呼吁搭建和提供更多的相关学术交流平台,为专家学者们提供更为广泛的交流机会,借以推动中国经济思想史及经济史学术观点与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届民国经济思想研讨会合影)

连续两次主办民国经济思想研讨会展现了我院经济史研究中心的学术实力。在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以邹进文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为学术带头人的学术研究团队在民国时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经济思想研究、民国时期保险思想研究、民国时期的经营管理思想研究、经济大萧条时期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与转变研究、民国时期“三农”思想研究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尝试不断发掘新的史料,以期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达了我院经济史研究中心寻求学科融合、共生发展的理性诉求,同时弘扬了我院的学术氛围。

 

                 (报道人:宋丽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