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经英之声”社会实践队在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学院党委指导下,于7月22日至24日前往湖北省荆门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实践队依托经济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宣讲团”,在辅导员雷菁老师带领下,通过入户调研、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和理论宣讲等方式,感悟乡村振兴成效,探寻乡村发展的实践路径。
实践队于荆门西站合影
7月22日,实践队首站到达荆门市双井村。村干部杨超主任向实践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双井村的情况,村子主要种植西瓜、水稻、玉米、油菜苔等农作物,其中,“荆双井”西瓜是双井村的招牌产品。介绍完毕后,杨超主任带领实践队入户进行采访宣传,围绕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及对乡村振兴政策了解情况等方面与村民展开访谈和理论宣讲。
杨超主任向实践队介绍双井村基本情况
实践队与双井村西瓜种植户开展访谈
实践队向双井村村民宣传乡村振兴政策
7月23日,实践队来到荆门市迎接村,调研其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开展座谈。部分村民反映,虽然目前国家持续推进惠农政策,但农村居民较城镇居民在基本保障方面仍存在着差距,对失地农民持续帮扶存在一定短板,普通村民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实践队成员表示,这更加凸显了“政策宣讲下乡”的现实意义。当天,队员们还实地考察了柑橘园和茶园,感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的活力。晚间,队员们开展联学联读活动,研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汲取理论力量。
迎接村干部向实践队介绍村内基本情况
实践队与迎接村干部、村民开展座谈
实践队参观迎接村种植户的柑橘园
实践队开展联读联学活动
7月24日,实践队抵达荆门市花屋场村,与驻村第一书记张利国、村党支部书记程定金展开了深入访谈。据介绍,该村已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如今已获评“全国文明村”等荣誉,成为乡村振兴典范。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还实地走访了花之恋蜂业有限公司,了解到其依托电商直播拓展销售渠道并带动该村就业,同时也面临物流成本偏高等挑战。随后,还参观了“花熳屋场·童趣拾光”乡村记忆体验区,体验文旅融合成果。此外,在村委会支持下,实践队拍摄宣传视频,用镜头记录乡村新风貌,将理论宣讲与实际宣传相结合,使乡村振兴理论传播更加生动直观。
村干部向实践队介绍村内基本情况
实践队与当地养蜂企业家明女士开展访谈
张利国书记带领实践队参观本地产业
实践队与花屋场村干部合影留念
此次社会实践是经院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生动体现。通过理论宣讲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实践队不仅将乡村振兴理论送到基层,更锻炼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实践表明,推动乡村振兴既需要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也离不开青年力量的积极参与与创新探索。经院学子将继续肩负使命,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