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60周年校庆献礼 经济学院学术活动拉开帷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4-23浏览次数:56

 

为活跃学术气氛,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向60周年校庆献礼,经济学院系列学术活动拉开帷幕。

2008329上午,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伟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桂田教授应经济学院邀请,为全院师生举行学术报告会。这是经济学院为庆祝我校建校60周年华诞而举行的首场学术报告会。张中华副校长主持报告会并致词。经济学院院长卢现祥教授、胡江滨书记、副院长陈银娥教授、副院长廖涵教授、经济学系主任罗良文教授及经济学院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参加了报告会。

刘伟教授的学术演讲主题为“30年改革:特色转换与新挑战”。

刘伟教授的演讲紧贴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主题,演讲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中国改革30年改革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是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刘伟教授认为,我国改革30年的目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改革的特点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直到1992年中共14大才最终确立了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上确立了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具体目标。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资源配置方式从计划配置资源变为通过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配置资源;二是宏观经济调控体制由计划主导的财政体制转变为以公共财政和金融体制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所有制结构和企业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刘教授指出,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改革内容发生了变化:一是改革的核心环节从企业改革转向政府体制改革;二是改革方式从政府行政性推广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转变为市场自下而上的要求;三是改革的内容由商品市场改革转向要素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四是改革难点从市场体制数量建设向质量建设转移。关于如何评价我国30年的改革,刘伟教授认为,虽然评价改革标准的很多,但最基本的标准是效率与公平标准,(新改革形成的)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处理发展中的问题与其他制度相比所付出的代价小。

黄桂田教授则以“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为题为经济学院的师生献上了另一场精彩的讲座。经济学院的学术报告会真是精彩纷呈、好戏连台!

黄桂田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一是实现经济可持续的高速增长需要创造哪些条件;二是为什么需要产业升级。黄教授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给予充分肯定,指出了世界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测存在的合理性与失误,用一系列数据证明了我国经济30年来的高速增长,同时提出了本次讲座的疑问所在“中国的高速增长是真实的吗?它能否持续下去?”黄教授提出了两大检验GDP的指标,一是财政收入;二是进出口额。对中国的GDP增长以资源要素的粗放消耗为代价表示了担忧,认为决定和影响中国高速增长的可能因素有五个方面,即: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黄教授指出,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的特殊时期,重工业和重化工业倾向突出,资本、技术、资源、环境以及资本对劳动的排斥问题都进一步尖锐,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真正的高速增长,必须做到两个转变:一是向以内需为主的转变。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必须重视起来,而投资和进出口需求要与消费需求并驾齐驱;二是向要素效率提高型、质量增进型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坚决摈弃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黄教授还谈到了目前学术界对工业重型化的争论的看法,他认为计划经济时代走重工业路子是人为的选择,如今走重工业路子是自然选择。最后,黄教授以农业为例谈到了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通过对比荷兰的先进农业水平,向大家介绍了“生物质经济”的概念,指出我国必须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农业才有大好前景。

为迎接学校建校60华诞,经济学院拟举办系列学术活动,内容包括“中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博导学术论坛”、“学术会议”等。而北京大学刘伟教授、黄桂田教授的学术报告主题非常深刻,演讲气氛非常热烈,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0周年校庆献上了一场水平高、内容好、使听众受益多的学术大餐。

(经济学院陈立兵、殷文)